English 信息公开 服务大厅 办公

师大要闻

【致敬40年·教师风采】“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风采展

2024-09-07 19:21   来源: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新闻网   作者:陈苗   点击: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激励先进,示范引领,大力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氛围,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开展了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工作。经各二级党组织推荐、相关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和现场集中评审,学校党委审批,生命科学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10个单位被评为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金湘亮等20人被评为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优秀个人。

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先进集体

生命科学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生命科学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平均年龄77岁,党员占比100%,他们一直用扎实的行动、恒久的奉献彰显“五老”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助力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一是基础好,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凝聚共识。院关工委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陈业爱和向际善老师获评先进工作者。二是举措多,促成学生全面成长聚焦育人。院关工委坚持打造“五老话成长”、“做一粒好种子”品牌系列活动,聚焦立德树人、聚焦学业引领、聚焦素质提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三是效果佳,达成学生全面成长效果明显。指导撰写文章《匠心育得稻花香》,获湖南省教育厅主题教育征文特等奖、教育部最佳征文奖。

附属中学心理发展中心

附属中学心理发展中心一厅九室,近400平方,被师生称为健康成长的守护区、停靠点和加油站。中心构建了“助力当下精彩,奠基一生幸福”的心育理念,落妥做实“全面开课、心理训练、心理普查、团体辅导、心理咨询、转介协同”六条举措,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心理潜能的开发到心理健康的维护和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探索出了一条特色的“五度”(心育决策有高度、队伍建设有力度、教育模式有梯度、心育活动有深度、心育环境有温度)心育实践道路,获得了第五届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湖南省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与生涯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单位等荣誉。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

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活动引领“三全育人”工作。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支部成员时刻对标先进党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产出一批具高显示度的标志性学术成果。同时,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将“心育”融入日常学生培养工作。2022年获批学校首批 “双带头人”工作室;2023年获学校“2022年度优秀基层党支部”,支部副书记郭昫澄获学校“2022年度优秀党员”;2024年获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基层党建特色项目。

附属幼儿园

近年来,附属幼儿园以扎实的保教质量得到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幼儿家长的广泛好评。曾连续两届被学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模范机关”;获评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学员实践教学基地”、“湖南省保育教育规范园”、“长沙市园本教研示范园”、学校“三全育人”先进集体和安全维稳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其自主开发的“悦读”课程获评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021-2024年度,幼儿园集体和个人获省级荣誉61次、市级荣誉15次、区级荣誉23次、校级荣誉13次;并帮扶省内农村薄弱园16所,接待各级参观、访问、跟岗研修团60余次,人数达8000余人。

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

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念,以“三全育人”为长效机制,通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与练习,不断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坚持在每学期期末开展专业基本功展示大赛、在每年毕业时开展专业毕业晚会,并多次开展举办论文报告大会等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在体育理论与实践中提高、磨砺自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意志、遵纪守法等优秀品格,使学生在获得体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身心能力、社会责任和政治觉悟等,最终造就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全面化。

财务处

财务处始终秉持“当好家、把好关、服好务”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为先、育人为重,是一支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队伍。在学校“十四五”战略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关键时期,财务处全力争取中央与省级财政拨款,三年来预算总收入年均增速达9.91%;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强化了育人保障“力度”。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底线思维,起草出台了《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多项财务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均有规可依、有矩可循。积极开展财务服务“进学院”活动。疫情期间,坚持财务办公不打烊、财务保障不停歇。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努力营造“有温度”的育人环境。

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中心)

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负责全校本科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是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队伍。坚持内涵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要素,狠抓政治学习,注重理论研究,凝聚育人共识;强化顶层设计,树立质保理念,推进课程建设,创新培养机制,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全过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服务。近三年,获教学改革项目奖项国家级323项,省级1000余项;本科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26项,省级1882项;处长钟毅平教授被评为全国榜样高校教务处长。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数学与统计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宗旨,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国秋教授团队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解决车用金属基MEMS压敏芯片量产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并为系“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实践基地。谢资清教授积极在全国两会上发声,推动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助力湖南高中招生改革。团队还获批了多项省级、校级教学科研平台和一流本科在线课程。多位教师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如汪波荣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省青年科技奖,潘青、黄荣荣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袁永军荣获青年芙蓉学者、张玉红获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展现了团队强大的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团队培养出了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全国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者,以及入伍并荣获军队三等功的学生等一大批优秀学子,充分展示了我系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果和广泛影响力。

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教学团队

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教学团队,作为国内领先的研究标杆,汇聚顶尖博导、教授与国家级教学名师,构筑精英研究方阵。团队坐拥丰厚学术资源,秉持独特育人理念,通过革新课程与跨学科教育,育就兼具爱国情怀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博士培养成果尤为显著。科研上,团队依托学科交叉优势,组建交叉学科导师团,为研究生提供深度跨学科指导,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同时,构建高端学术平台,深化国际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屡创佳绩,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激发学子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持续为国家输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就斐然。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永葆“三心”(悉心、用心、爱心),构建“三全育人”的体系空间,提升“三全育人”的使命温度,聚焦“四维”(坚持培根铸魂,提升育人高度;坚持融合发展,开掘育人深度;坚持守正创新,瞄准育人精度;坚持协同发力,拓宽育人广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多年获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校五四红旗团委、就业工作示范单位、心理健康工作先进单位、未来教育家优秀组织单位、学生资助政策下乡行优秀团队等集体奖项;指导学生获湖南省第六届“雷锋杯”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教育部2023年“读懂中国”最佳征文奖等70余项省级奖励及300余项校级奖励。


2021-2023年度“三全育人”优秀个人

金湘亮,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湖南省百人计划等入选者。他以项目促学习,以竞赛促提升,关心关爱青年师生成长,并坚持引育并举、扶掖后学,激励青年师生把自身价值、国家发展与人类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激发青年师生的内驱动力。同时,注重优势互补,推动交叉融合、校企合作和成果转化,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重大仪器专项课题等资助30余项,深化和拓展了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的战略合作,组建了“后摩尔时代物理与器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共建省级大学生和研究生培养基地6个。近十年培养研究生30余人,指导学生获国家、省部级创新创业大赛奖3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赛一等奖等10项,省部级20余项。

岳璐,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媒系主任。为人师表,强化教学改革、思政引领。近三年主持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省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多次指导学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获各类专业赛事国家级、省级奖励十余次。同频共振,落实教研同步育人为本。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近10项,出版专著3本,发表CSSCI期刊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获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爱岗敬业,甘当人梯,甘于奉献。担任系主任,随时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2024届编导专业升学率为40.9%。担任院分工会主席,千方百计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担任教职工广电系支部书记,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支部荣获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王兆峰,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旅游学院院长。他恪守导师职责,秉持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宽严相济,既为“经师”,又为“人师”,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2016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53人,博士研究生9人,指导学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旅游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5人获省优秀硕士论文奖、5人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省级优秀毕业生、1人获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大学生党员称号、12人获校级优秀毕业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10人升学攻读博士学位。

文浩,中共党员,文学院副教授。他牢记教师职责,13年来扎根本科一线教学,不断探索、孵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教学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八届湖南省写作演讲竞赛一等奖。担任班导师,策划了团体心理辅导、学姐考研求职经验分享会等特色班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获评2023年度校级十佳班导师。不忘师者初心,以暑期支教实践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先后5次暑期带领大学生深入湖南偏远乡村从事支教和调研活动,募集5万元左右的善款,助力乡村教育。2021年指导的暑期实践团队在2021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中获得“团队风采”和“青春影像”两个奖项。

苏涵琼,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加强典型选树推介,组织推报研究生获评思政类省级以上奖励超30人次。组建研究生团委新媒体工作室,“湖南师大研究生团委研究生会”公众号累计发布正能量推送超300篇,总点击量超过68万人次。提升风险防范处置能力,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研究生招考安全,妥善处置研究生住宿、招考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举办首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研究生骨干“领航计划”培训班,举办第22届、23届研究生“麓山论坛”,组建博士团等研究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全国多个乡镇开展暑期志愿服务,并探索构建研究生思政教育“五度”促五力实践育人模式。获评2023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个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案例一等奖等奖项。

曾晓城,中共党员,助理研究员,能源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扎根后勤一线,尽职尽责,锲而不舍,潜心于学校节能降碳工作。作为“不上讲台”的老师,他以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环境建设为支点,在抓好日常能源服务保障的同时,把我校节能宣传教育做成了具有师范特色的群体性活动,积极弘扬节能文化,培养学生节能行为。近年来,致力于为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各项节能资金,成功申报“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最美后勤人”团队、“湖南省节水型高校”等10余项荣誉。通过节能宣传教育、实训基地学习,带动和培养学生近千人,给社会培养了一批批节能“小能手”,为学校创建“绿色低碳”校园做出了突出成绩。

马纳克,中共党员,博士,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他秉承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翻译课堂教学中,在“翻译学概论”等课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翻译与国家形象、文化传播等的关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翻译在国家发展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参与建设两门国家本科一流课程:“英语演讲与辩论”和“新文科背景下应急语言服务虚拟仿真实验”。主持上线智慧树平台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成功申报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与探索”。翻译系本科生考研升学率从2022年的38%提升到2024年的55%。悉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全面参与、精细指导的原则,力求在学术、心理、实践等多方面为学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韩小彤,中共党员,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临床医学院急诊医学教研室主任。扎根教学一线,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带领急诊教研室开展急诊医学教育和急救技术科普工作。创立了全国首个呼吸治疗培训基地,为全国培养了数千名专业的呼吸治疗师。教研室连续被评为“年度先进教研室”,负责的《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课程被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本人作为指导老师获2022年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023年省级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2024年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曾获“抗击新冠肺炎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第六届国之名医”等荣誉称号。

沈晶,硕士生导师,工程与设计学院服装表演专业主任。24年扎根教学一线,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课程思政作品先后12余次被“学习强国”“新湖南”等宣传,阅读量超4万。组织学生完成大创项目4项,指导学生在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及多项省级奖,获奖学生人数达30人次。个人获优秀指导老师10余次。指导编排80周年校庆晚会、校迎新晚会等各类大型文艺汇演20余场,连续9年担任学生班导师,先后推荐10余名表演专业学生参加学校女子国旗护卫队,毕业生蔡敏怡被国家仪仗队录用。2022-2023年度获评“十佳班导师”。同时,打造《时装表演》公益课堂,已在中南大学等3所高校和金盆岭等3个社区开展,累计开展公益课堂40余次,社会反响强烈。

陈丹,博士,硕士生导师,医学部护理系副教授。先后荣获国家级一流课程、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参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一部,主持完成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指导学生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湖南省第三届大学生护理综合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等多个奖项。充分利用大学生素质高、对新知识敏感、热心参与公益事业的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推动形成“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良好校园氛围。对传统的TPKCEE模式教学进行改良,积极采取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形式进行授课,形成了具有医学特色的“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TPKCEE模式教学”,发表相关课程思政教改论文多篇。积极践行“三全育人”,真心关爱学生,力所能及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容中逵,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打造卓越科研团队,服务社会实践。2018年成立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乡村教育研究中心,带领团队深入开展乡村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获批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乡村教育研究基地,荣获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人才培养。先后担任本科生弘毅导师,指导本硕博学生获得多项荣誉。扎实推进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领学院四个专业顺利完成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服务学术发展。先后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哲社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等,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被省社科评审委会鉴定“省内领先水平”1项,决策咨询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指示1项。

陈卓君,中共党员,讲师,历史文化学院团委书记。连续9年担任党支部书记,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作为校理论宣传团成员、核心网评员,多次担任网络宣讲直播微课堂主播,受到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网等平台报道。创建“君伴尔行”辅导员公众号,思政成果收录《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范案例》。先后担任6个年级辅导员,指导班级、学生荣获300余项奖励,4次获评“校十佳辅导员”、2次获评“湖南省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百佳个人”,分管工作获评“校五四红旗团委”等80余项。主持参与20余项课题,荣获“湖南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十佳新人”等50余项荣誉。

李晓玲,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附属小学校长。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大中小一体化”发展思路,扎根附小,办学治校成绩显著。为附小争取平台和资源,带领附小跻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前沿。近几年,附小获评全国创新教育基地校、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校、省示范家长学校、省义务教育改革实验校、市未来学校创建校、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深刻领会国家意志,落实“双减”政策有成效。打造了“2+1+2”课后服务课程体系,成功培育2门教育部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以课题群的方式激活教师的科研力,坚持“以体树人、以美育人”,将附小学子多次带上国家舞台。潜心钻研,不断提升校长领导力。成功入围省首届基础教育双名工程培养计划,组建了名校长工作室,为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程抗,党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勤于岗位职责,勇于担当作为,关心关爱学生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5年年度考核4次“优秀”。在辅导员岗位上,持续做好学生成长指导,扎实落实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所带年级获评学校“十佳班集体”“十佳团支部”等奖励。指导学生社团获评湖南省“百优十佳”学生社团,全国大中专学生最具影响力社团。作为学校学工部“在你身边”网红辅导员团队首批成员,参与的网络直播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在组工岗位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育选管用各项基础工作,组织开展援藏实习生宣讲活动,号召青年学生在雪域高原践行家国情怀,擦亮师大援藏品牌。

陈照,中共党员,硕士,会计师,附属湘东医院纪委书记。具有较好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备受医院干部职工敬重。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他以党员干部关键少数为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教育管理,最大程度的从源头上扼止腐败现象滋生,有效改进了工作作风;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他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青年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他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育管理工作,对人才工作重点支持,助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身为一名大学附属医院党员领导干部,他坚持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黄畅,中共党员,硕士,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办主任。深耕大学生管理岗位十七年,坚守育人初心使命,爱岗敬业,身体力行。她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团队建设,创办公众号,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学院研究生学术与实践能力提升。同时,高度注重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携手校内外多方资源来院举办研究生教育活动,全方位关怀学生成长。她深入学生群体,倾听学生心声,提供个性化指导与支持,营造温馨和谐的成才环境。组织各类研究生导行讲座、就业指导交流会及研究生业余生活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增强了研究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生命科学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连明,中共党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主任。他忠诚教育事业,将“三全育人”贯穿工作全过程。潜心钻研教学,每年指导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2名,以及20余名本科生。近五年来,指导本科生完成国家级和省级大创项目7项,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件及软件著作权4次,带领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13次。关爱学生,每周为各层次学生召开组会,通过微信等了解学生各类需求,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同时,为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及时给予工作支持并解决实际问题。积极钻研专业理论并关注前沿动态,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35篇论文,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10余项省部级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件以及软件著作权24项。

耿自强,中共党员,法学院行政副院长。积极回应师生对友好教学、工作环境的诉求,将服务育人落实到学院的一砖一瓦和学生的一桌一椅上,教学环境“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目前法学院基本建成“环境友好型”学院。扎根学工一线25年,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获评“十佳辅导员”“学工先进集体”“学工单项奖”等奖项多次。所带学生在各自领域各领风骚,涌现出众多杰出校友典范。心系校友,积极搭建校友会平台,在校友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实践和就业基地,与校友企业共谋发展。筹措爱心基金奖助学金和学院发展基金。校友向学校捐资建设体育馆,为法学院捐资1000万助力科学研究。担任部门工会主席,积极建设职工之家,个人获评“优秀部门工会主席”,学院获评“模范教职工小家”。

马元鸿,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耕耘教学一线,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践行科教融合,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等核心课程,总课时数超过700课时,授课人数达600余人次,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亲力亲为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近三年发表SCI一区论文10篇,两届8名研究生全部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长期担任本科班导师,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通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的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拔尖人才培养。

党洪莉,博士,副研究馆员,图书馆情报研究部主任,民进华球体育(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基层委员会行政支部主委。引领并开展了图书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使科技查新、学科情报分析以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得以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切实保障学校科研立项、奖项申报等工作,用数据为学校学科发展与建设、人才评价等提供决策参考。以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受到馆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全馆职工及读者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个人及图书馆优秀工作者。主持参与课题多项,在CS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被中南大学、吉首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荣获湖南省图书馆学会优秀中青年人才称号。

分享到:

上一条:【视频新闻】我校喜迎2024级新生

下一条:【致敬40年·教师风采】我校生科院校友王旭、王云分别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与“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关闭